第(2/3)页 所以家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陆峻同志,他虽然生意做得不大,但收入要比林大医生丰厚。 不过即使再丰厚,陆峻同志一年也就这样,收入有限,可能买没自己卖一首歌的收入多,所以手机还不如自己买。 自从8月底卖歌到现在已经过了2个月的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沉淀,林大医生和陆峻同志也习惯了现在的陆绪的不一样。卖歌这件事迟早是要说的,不然下次陆绪买书或者还有什么花费的话就解释不过去了。 陆绪想了想索性借着这次机会把他卖歌的事告诉了老陆同志和林大医生,脑海里思考了几个应对的方案后,陆绪道:“其实,手机我可以自己买,前段时间我写了几首歌,买了点钱。” 陆峻和林玉珍一愣,不约而同的盯着陆绪,疑惑问:“写了几首歌?” 早就猜到了两人的反应,陆绪半真半假的把他卖歌的事说明了一番。 陆峻同志和林大医生虽然惊讶,在确认了一下后,也没多说什么。能挣钱是好事,只要不偷不抢不犯法,家长难道还要阻止么?就当中个彩票,意外之喜。 而在陆峻眼里,陆绪现在的优秀是他呆了十几年的汇报,不是有一句话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 陆绪之所以全盘托出也是有另外的考虑的! 在大多数家人眼里,能自己挣钱自己花就代表着这个人已经长大了。所以陆绪想借这个机会争取一些成年人的自由和权利,虽然陆峻同志和林大医生平时都也很少管他,但……陆绪想要的是真正的独立。 毕竟他已经‘成年’很久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在陆家落幕了,虽然林大医生对于歌词里的一些内容还有点疑问,在陆绪说看书多了总会有点不一样的思想的前提下,成功的忽悠过关。 唯一的意外就是陆绪的那张银行卡被林大医生没收了,美其名曰是给陆绪留着娶老婆的钱。 或者这样不是意外,陆绪也猜到了这种可能,还好他办了两张卡,被没收了71万,另一张卡里还留了3万。 一家三口,两个都休息,陆峻同志在忙也是要放一天假的,于是第二天一家三口去逛了商场。 林大医生美其名曰是让儿子陪老妈逛商场,实际上陆绪就是个移动提包机,包括陆峻同志也是。 因为多了比意外之喜,林大医生格外的开心,买了不少东西。钱自然是从陆绪这张卡里出,按林大医生的说法是儿子给老妈买东西不少是天经地义的么,全然忘了昨天她还说过这卡里的钱是留给陆绪以后当老婆本的。 好在陆绪也不在意,既然他能卖三首歌,那么就能卖三十首,这一次过关以后,下次再卖,陆峻同志和林大医生也不会惊讶了。 当然这个得等陆绪缺钱,目前看来他还不缺钱。 逛了半天的商场,陆峻同志把林大医生送回家后,又带着陆绪到了手机店给陆绪买了个手机,然后办了个移动电话卡。在陆峻同志上厕所的间隙,陆绪看到营业厅门口有卖太空电话卡(不记名电话卡)的商贩,偷偷的花了500块钱,买了10张。 每张卡里面有50块话费,没月租,用完再充值。 接着陆峻同志又送佛送到西,直接把陆绪送到了仁英校门口后离去。 陆峻同志这么直接送他来学校,他都没机会坐公交车,没坐公交车就碰不到林薇薇,陆绪心里不由的冒出这个想法,想想还是挺惋惜的。 啧啧!一个青春期少年的正常心理,大概就是这样。不过陆绪也就想想,随后他就把这个念头抛在了脑后。 解决了一件心事的陆绪十分开心,兜里揣着诺基亚最新发布的诺基亚7610手机的慢悠悠走进校门。 诺基亚7610是今年刚出的手机,现在要卖4000多,作为诺基亚第一款百万像素的智能手机,也是诺基亚唯一一款申请专利的手机。这个设计在这个年代来说,可谓是十分完美,100万的像素,也是这个年代十分先进的手机技术。 虽然比不过后世动不动就几千万像素的手机,但是这个年代,带摄像功能的手机都不多,100万的像素也够认清大部分事物了。 陆绪拿着个手机回寝室引起了几人的注意,这个年头拥有手机的成年人都很少,更不用说学生了。 徐立东更是从小到大连手机都没碰过,不停的拿着陆绪的手机看来看去,却不敢乱按,怕不小心按错了哪个键,坏了他可赔不起。 戴伟强也好奇的拿起来看了看,这款手机的样式他没见过,只是觉得还挺好看。 张朝倒是有手机,只他没用手机的原因和陆绪一样,没人可以联系,反而说不定会被张央央这个大魔女给盯着,所以张朝之前也不用带手机。不过现在陆绪有了手机,张朝觉得自己也可以带一个了,大不了瞒着张央央不让大魔女知道呗。 晚自习 陆绪手里拿着一张小纸条,是林薇薇托人给他的。纸条不大,看着是作业本上特地撕下1/4的样子,整齐的对折了两边。 陆绪慢慢展开,清秀的字迹慢慢展现,只见上面写着‘陆绪,今天回学校的公交车上又没遇见你,也没有位置,好多人还往我这边挤。’ 林薇薇这话听着是抱怨,但陆绪明白林薇薇的意思是问他一般坐哪个班次的公交返校。思索了一会,陆绪在纸条的下面空白处写道:‘今天下午有点事在外面,下午直接回学校了,没坐11路公交。’ 写到此处,陆绪犹豫了一会儿,又在下面写道:“下次要一起回学校么?” 把纸条折好放进兜里,陆绪继续安静的看书。 传纸条这个充满了青春气息的传统,比较考验人的耐性,尤其是不同班级之间。因为只有在每节课课间,才能进行一次文字传递工作。两个人一来一回的一段完整的对话,通常要用两节课的课间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