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时儿子被吕家人打,自己没能力报仇,眼下这婚礼,也算是给儿子一个交代了。 ...... 这场聚会持续了五个小时后,圆满结束。 江宁离开江南春,回到住处。 冷玉在江南春处理善后工作,别墅内只有江宁一人。 江宁正在小憩,却听门铃响了起来。 “是凌月姐。” 江宁急忙起身去开门。 几个小时前,沈凌月打电话给江宁,说带个高才生给他认识一下。 对方是伦敦巴特莱特大学建筑系高才生,且跟随导师进行过“雾都”水利码头修复工作,在奥运会期间更是作为唯一一名华夏建筑师,参与了奥运会建筑策划。 这位高才生名叫苏轻雪,是沈凌月的高中同桌,关系很好。 后来二人大学都去国外留学,联系逐渐减少了。 如今苏轻雪回国,第一个便想到了沈凌月,约沈凌月在家中畅谈了一个晚上。 于是,沈凌月便也知道了苏轻雪这些年在国外的经历。 如今的她,已经是顶级的建造师,并且听说海城现在发展不错,打算回来建设家乡。 而江宁之前说过,他与沈凌月的建筑公司,需要一个顶级的水利工程建造师,所以沈凌月才把苏轻雪带来见江宁。 因为接下来的日子,江宁需要一个强力的建造师。 江宁回忆上一世经历的重大变革,记得新市在一次扫黑除恶大会后,宣布了一项重大经济举措。 海城要修建十个码头。 这十个码头,其中四个,分布在海江沿岸,另外六个,建在城东区海边沿海区域。 之前海城也有几个码头,不过都是老陈旧的码头,泊位数量,承载量,水深度,地理位置,都不够优越。 随着海城近几年的发展,并且眼下又要建造物流城市,就需要更多的码头来支撑运输。 开发区建立了物流园区,这一带的货物除了公路和空运以外,海运是最便利实惠的运输方式。 物流园区的货,可以通过海江,直达东海,辐射全世界。 而如今,物流园区的沿岸,连一个港口码头都没有。 所以,海江的四个码头,要建设在海江北岸,靠近物流园区的区域。 另外六个沿海港口码头,要建在海江入海口,和沿岸贸易繁荣区。 第(2/3)页